扎鲁特旗是自治区33个牧业旗县之一,有1425万亩天然草场,存栏牲畜203万只羊单位。近几年,扎鲁特旗紧扣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的思路定位,凭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延链条、强集群、优生态的同时,及时应对市场环境变化趋势,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创建了一批“肉牛科技服务驿站”,全方位、系统性地提升肉牛产业科技服务水平,推进肉牛产业提质增效。
走进巴雅尔吐胡硕镇肉牛科技服务驿站森林兽药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驻站专家服务专栏和服务制度,以及全市肉牛养殖专家的简介分别悬挂在东西两侧墙上,店内卫生干净整洁,药具摆放整齐有序。柜台前,“驿站”负责人洪森林正忙着接待前来咨询购药的牧户,他详细询问着犊牛的病症韦德体育国际,然后顺手从货架上拿起三四种药品递给牧民,并告知用药方法。
“每天来店里买药、咨询的就有几十个牧民,而且拉着生病的牛上门治疗的也很多,每个月问诊量基本上能达到1000头左右,一年上门治疗的病牛有1万多头呢。”洪森林介绍说。
2023年,全旗首批5家肉牛科技服务驿站正式挂牌成立,由养殖合作社等实体与内蒙古国牛畜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共建,旨在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在科技创新资源方面的优势,打造集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精准营养饲养、粪污利用、智慧管理的“五位一体”科技服务体系。通过该体系推动人才、技术、成果汇聚到生产一线,集成化、一体化地促使科技要素下沉,真正将科技服务送到养殖户家里,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家有一头牛都四五天不吃草了,你过来帮忙看看吧。”近日,乌力吉木仁苏木肉牛科技服务驿站负责人张文涛接到养殖户打来的电话后,迅速前往牧民家中。经过听诊、测量体温等检查操作,最终确诊这头牛是因为胃肠炎而引发的瘤胃积食。他当场开了用于饲喂的药物,对病牛进行输液治疗,并且实施瘤胃排气。
“今天这种情况每隔几天都遇到,像牛炎、肠炎、牛瘫痪之类的疾病特别常见。尤其是成立‘驿站’之后,前来咨询的人更多了,使得养殖户增收更有了保障。”张文涛乐呵呵地说。
“创建肉牛科技服务驿站,是扎鲁特旗探索推行科技服务肉牛产业社会化的全新模式,填补了小散户肉牛养殖模式空白。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肉牛科技服务驿站从肉牛的引进、养殖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到肉牛出栏后的销售渠道拓展,驿站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到驿站寻求解决方案,让养殖户不必为疫病防治四处奔波。”扎鲁特旗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副局长包锁山介绍道。
肉牛科技服务驿站依托自治区12396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了9名专家驻站、8名“三区”人才联动、100名科技特派员互动的服务模式,深入嘎查村、养殖户家里开展肉牛品种改良、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培训指导等工作,让养殖户坐在家里就能接受优质科技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培训班60期,培训养殖户达0.2万人次,提供各类咨询服务1万人次,入户、驻站诊治服务达3.4万余例,开展人工授精0.8万余例。
作为农牧业大旗,扎鲁特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和畜牧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也是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试点旗县之一。在这里,群众养殖根基稳固,具有得天独厚的草原畜牧业资源优势,然而牛全产业链发展仍存在冷配改良薄弱、育肥牛养殖不足、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等问题。因此,如何打破发展瓶颈韦德体育国际,跳出资源“陷阱”,找准撬动经济发展的新支点,扎鲁特旗尤为殷切。
近年来,扎鲁特旗把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作为落实“五大任务”的重要抓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以提质增效为根本,推进肉牛养殖技术创新与示范工程,针对全旗牛养殖“小规模、大群体”现状,进一步推动“精养牛、养好牛”,充分发挥“肉牛科技服务驿站”基层延伸作用,在全旗力推优质冻精冷配技术的基础上,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韦德体育国际古民族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团队合作,因地制宜、适度推广胚胎移植技术,探索高效益、低成本的胚胎移植技术应用模式,打造胚胎移植韦德体育国际技术应用示范典型,引领带动全旗肉牛群体品质、技术、效益实现有效提升,全面促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